案例展示

航天三线住房“变身记”

发布时间:2024-08-03 17:20:10 作者: a8体育直播在线观看

  由席棚子、油毛毡变身干打垒,再变身为筒子楼、通走廊,最后变身为单元楼,印有三线特色的住房,对于航天科技集团七院航天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记忆,它们的变化也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壮大。

  上世纪60年代,在“好人好马上三线,备战备荒为人民”的号召下,一大批优秀的航天工作者背上行囊,放弃城市安稳舒适的生活,奔赴条件艰苦的深山腹地,开始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。

  远道而来的三线建设者没有住房,少部分职工借宿在当地村民家中,将村民的院坝作为临时办公场所,开始前期的施工设计。大部分职工搭建席棚子、油毛毡等临时住所作为过渡。漫山遍野的席棚子和油毛毡,像蘑菇一样点缀在大山之间。席棚子简易漏风,冬冷夏热,生活极其艰苦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,老一辈航天人栉风沐雨,克服了生活和工作上的重重困难,在贫瘠的深山腹地中开启了航天事业伟大的发展历程。

  干打垒是一种简易的房屋,除了门窗、房梁等需要木材外,房屋的墙壁全部用黏土夯筑而成。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不断填入黏土,逐层累积到一定高度形成墙壁,然后在四面墙上骑上三角形木架,用木板铺满屋脊与房檐之间的斜坡,再盖上瓦片就成了干打垒房子。

  干打垒冬暖夏凉,可以说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当时职工的居住条件,解决了漏风漏雨等诸多问题。

  到了70年代,大多数职工开始住进筒子楼、通走廊。筒子楼造价便宜,由砖块和混凝土组合而成。因没有钢筋加固结构,所以不能盖太高。每一层都会有一条长长的楼道走廊连接两侧房间,于是这样有内走廊的建筑物就被叫作筒子楼。

  筒子楼采光不好,通风效果差,隔绝声音的效果也不好。为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,提升通风采光效果,三线航天人修建了通走廊,其实质就是把筒子楼从中间通道一分为二,使整个通道都在外面形成了走廊,既通风又能采光。

  筒子楼和通走廊面积狭小,许多三线航天职工在筒子楼或通走廊里完成了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,奏响了人生的锅碗瓢盆“交响曲”。走廊的尽头或者中间往往是洗漱间,很多职工会在通走廊的门口摆放简易的蜂窝煤炉灶,用于做饭。“楼道里常年弥漫着厕所和饭菜混合的气味。”80岁高龄、退休的老航天人提起当年住通走廊的经历很是感慨。

  筒子楼和通走廊虽然拥挤不堪,但也承载着许多三线航天人美好的回忆。到了饭点,楼道里开始做饭,饭菜的香味飘荡,搅动着人们的味蕾,经常能见到三五成群的职工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,其乐融融。在那个艰苦的岁月,通走廊的欢声笑语永远印刻在每一位航天三线职工的记忆深处。

  “红眼楼”是曾经让三线职工羡慕的住宅,是当时较早的单元楼,由红砖砌成,有独立的卧室、客厅、厨房和阳台,与通走廊相比,居住条件提升了一大步。职工除了出入自己的房间,不需要和别人共用空间,很好地保护了隐私。

  后来,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,经过航天人的不懈努力,三线职工的住房迎来更大升级,单位修建了两居室的单元楼。这种单元楼除设置厨房、卫生间、客厅外,卧室也由一个增加到两个,还有双阳台可以晾晒衣物、种植花木,航天职工的生活品质再次得到了较大提升。

  时过境迁,随国家的强大,社会的进步,航天事业的发展,航天人的生活慢慢的变好,特别是三线调迁以后,许多航天职工在城里买了商品房,住上了两居室、三居室,甚至更大的房子,生活质量慢慢的升高,“红眼楼”、单元楼也逐渐遇冷,不再是人们向往的地方。

  岁月匆匆,从席棚子、油毛毡到干打垒,从筒子楼到单元楼,从集体分配住房到个人自行购买商品房,三线职工的住房见证着中国航天的发展,承载着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。


上一篇: 【48812】我国东西之蜂窝煤

下一篇: 【48812】水泥馒头、石头发电丰都“碳”路前行